资讯中心 > 学习园地

党员教育的“要”和“不要”

时间:2022-09-09

党员教育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长期性工程,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抓手。立足新时代、新形势,要以实现党员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做到目标明确、指向精准,精心编排教育课堂、精准推动教育内容、主动创新教育方式。要牵好党员教育发展的“牛鼻子”,聚焦“要”和“不要”助推党员教育成效的提升,增强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党员淬炼党性、担负使命,在新的征程上不懈奋斗、开创未来。

要联系实际“抓问题”,不要“虚浮状态”,把问题抓实抓好。

开启新的征程,党员教育的发展须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要敢于向存在问题“叫板”,对问题“咬定青山不放松”,针对传统教学课堂中内容单一、枯燥乏味等问题“对症下药”,从党员的实际需要出发补短板、强弱项,让更有趣、更鲜活、更有意义的课堂引得党员“一致叫好”,切实把“问题清单”转化为党员乐于学、学得好的“满意清单”。扎扎实实抓好党员教育就要以问题的解决推动工作、提升成效,要聚焦党员“思想上的疙瘩”,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让教育课堂主题清晰、内容丰富、方式新颖,将我们党推进伟大实践的历史讲深刻、讲透彻,掀起广大党员从壮阔历史中领悟思想内涵、立足当下思考未来之路的学习热情。

要知势借势“促发展”,不要“因循守旧”,激发创新活力。

抓好教育内容的创新,是推动党员教育工作发展的首要,要分领域、分专题、分层次对党员教育的内容“精雕细琢”,从主动融入时代的宏阔视野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与安排,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用好疫情防控、抗洪抢险、乡村振兴等工作中的鲜活案例,用一个个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真实案例生动展现时代的精神面貌,展现攻坚克难在一线的先锋力量,让党员增强思想和情感上的认同,提高干事创业的精神境界。要抓住“内容提质”的鲜明导向,统筹利用好各种当地乡土资源、红色资源等优质资源,将好的课程、好的教材、好的经典案例“搬上”课堂,让党员在“沉浸式”学习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更有所得,为课堂注入“创新动能”。

要加强实践“助长效”,不要“不接地气”,扎根基层沃野。

党员教育的课堂要和实践有机融合,让党员教育多一些“泥土芬芳”,多一些“烟火气息”,让党员在具体实践中学习好党的光荣传统、传承好党的优良作风。要将基层实践纳入党员教育的课程中,进而起到增长党员能力才干的目的,培养党员吃苦耐劳的品质,在工作岗位上面对新的挑战、新的问题也能够从容应对。“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党员教育必须加强探索,为党员搭建更多的“实践平台”,让课程更接地气,让课堂务实、有温度,在服务群众、攻坚克难中锻炼党员的体魄,培养他们的耐心、细心和专注力,促进他们思想到行动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