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超主持召开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强调
坚持学思践悟 强化为民情怀 主动担当作为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扎扎实实成效
10月18日下午,市委书记、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张超超主持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部署要求,听取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研究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有效举措,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会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郭建亭汇报了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同志就《全市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起草情况作说明。
会议指出,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和省委部署要求,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阶段性成效。一是组织有力,二是特色鲜明,三是推进有效,四是氛围浓厚,凝聚起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的强大正能量。要紧紧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总要求,巩固既有成效、持续深化拓展,以党史学习教育的实际成效,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会议强调,要强化理论武装,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取得扎实成效。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从中汲取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智慧和力量,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把学思践悟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与大力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时留下的宝贵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和省委部署要求结合起来,深入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带头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坚决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
会议指出,要坚决树牢宗旨意识,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要用情用力办实事,抓好省20项民生工程和市10件民生实事,继续推进“6+1”专项行动,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和完善公共设施等工作,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变化,得到真真正正实惠。要千方百计解民忧,聚焦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好群众关心关切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社保、托幼等实际问题,落实大气污染“差异化”治理举措,尽快完成“退后十”目标。要坚持不懈促和谐,树立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坚持“新官理旧账”,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解决问题,提升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交通安全、森林防火、信访维稳、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会议强调,要主动担当作为,奋力开创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要锤炼党性开新局,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乘势而上、奋勇前进。要重点突破开新局,村容村貌实现华丽蝶变
曾经的私搭乱建再无踪迹、道路变得平坦通畅、绿树鲜花随处可见、庭院干净整洁有序……与之前相比,如今,藁城区小果庄村的面貌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以来,藁城区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并超额完成七个专项行动任务。据介绍,该区念好“拆、清、规、建、管”五字诀,健全推广村规民约和网格管理机制、分级包联机制、多元筹资机制、市场运作机制、长效管理机制、督导考核机制“一规六制”;积极推行街长制、巷长制,建立完善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管理机制,解决了农村垃圾“最后一公里”问题。特别是小果庄村,以环境整治为契机,抓班子树正气、办实事赢民心、强法治固根本,共拆除私搭乱建138处,打通断头路84条,硬化道路3.1万平方米,每个老百姓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不仅是藁城区,新乐市也强力推进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清理、美丽庭院创建、地名标志标准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村庄硬化亮化绿化美化“七个专项行动”落地落细落实,目前各项任务已圆满完成,全域农村环境实现颜值与品质双提升。其中,该市在全部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市场化托管全覆盖的基础上,发动群众对村内村外、“两高”沿线、国省干道两侧、河道内垃圾进行集中清理,累计清理垃圾13.9万立方米。同时,对拆除后的闲置土地,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小游园、小广场802处。利用废旧轮胎、旧瓮、碾盘、石料等,修建景观墙、村史馆,既降低了成本、展现了特色,也留住了乡愁,让农村最脏、最乱的地方变成最美、最靓的场所。
垃圾处理实现资源化无害化
在正定县周家庄垃圾兑换银行门口,村民们拿着旧衣服等垃圾到这里兑换日用品。在垃圾回收登记区,工作人员忙着查看、登记回收的废旧品,随后放进绿色分类垃圾箱,并折算积分登记到居民的“垃圾兑换银行”存折上,再按积分为居民兑换日常用品。“自从有了垃圾兑换银行,人们再也不乱扔垃圾,都攒起来到这里换东西。”说起村里的变化,60多岁的王阿姨感慨地说。
“垃圾兑换银行将垃圾处理由末端清理变成源头减量,变被动清扫为主动收集,实现了垃圾分类存放,还引导村民摒弃乱丢垃圾陋习,形成了自觉呵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周家庄党支部书记张宁宁说。
今年以来,正定县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专项行动作为当前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农村厕所改造、垃圾清理、美丽庭院创建等环境改善七项工作已全面完成,村容村貌脱胎换骨。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正定县设立了垃圾兑换银行,至今已50余所,村民将日常不穿的废旧衣物、鞋类以及常见的塑料瓶等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到“垃圾银行”兑换成生活日用品或学生用品,垃圾处理实现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村民的环保意识得到较大提升,从“旁观者”转变为“倡导者”“参与者”,形成了环境卫生人人参与、个个受益的良好局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无独有偶,循环化工园区探索实现了“分、收、拉、运”生活垃圾闭环管理。各村建立了垃圾收集小屋,推行垃圾回收积分兑换礼品机制,充分调动村民自主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各村设立了智能回收设施,村民们可通过手机上的小程序免费领取环保袋,在家进行自助分类,根据参与量的多少获得不同金额的环保奖励金。
据了解,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工作启动以来,循环化工园区整合资源,创新举措,农村人居环境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改善、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实现“一盘棋”发展。
村民乐享舒适生活
干净整洁的街道、标识明显的文化墙、精美漂亮的示范户门牌,一户户庭院内窗明几净、干净整洁、花香满园。这是记者在晋州市刘家庄村看到的景象。
晋州市围绕“百姓富、产业强、生态优、城乡美”的奋斗目标,以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为抓手,以建设美丽庭院为重点,充分发挥调动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妇联执委的示范带动作用,并对创建中的示范户进行挂牌表彰,实现美丽庭院创建全面开花、整体提升,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美丽乡村。
同时,晋州市实行“政府出资出料,群众投工投劳、百姓共建共享”模式,全力推进整村街巷硬化全覆盖。财政投入1.2亿元,撬动社会资本、群众投劳4000余万元,分批次开展71个村庄整村推进道路硬化美化,由“村村通”向“户户通”延伸。目前46个村已完成硬化目标,打通15条农村断头路,实现“干一个成一个、群众满意一个”,解决一批农村遗留问题。通过人居环境的改善,晋州市群众的生活更加幸福。
“今年6月份以来,各县(市、区)认真贯彻市委要求,真抓真干,实抓实干,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始终保持蹄疾步稳的推进态势,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溪波介绍说,农村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清理、美丽庭院创建、地名标志标准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村庄硬化亮化绿化美化等七项任务已基本完成,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提升了农村的“精气神”,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性改观。
王溪波介绍,接下来,市农业农村局将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美丽乡村建设紧密衔接。继续推进厕所革命,明年安排的10万座厕所改造提升任务,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步,切实尊重群众意愿,确保建一座、成一座。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对照省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查漏补缺,提升特色品位,以省级美丽乡村创建,引领、带动提升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对专项行动以来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总结,形成规章制度,搭建起农村环境管护的“四梁八柱”,不断提高常态化管理能力,变“一时净”为“天天净”、变“一处美”为“处处美”。